國產劃片機 2022-04-15
1980年以前,國內沒有自產的砂輪劃片機。中國早期多是引進美國的劃片機,如ASM、KS等。由于是通過香港貿易商引進,當設備出現問題時,只能由美國工程師從美國過來中國維修,所以造成維修成本非常高,時效性也不好。DISCO憑借相對低的價格,和與國人相近的設計理念,很快占據了中國市場。早期的2H5,以及隨之而來的2H6和6T,相信行業內從業時間長一點的朋友都有見過。
國內砂輪劃片機的發展,最早可以追述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。當時開始研發的單位有機械工業部的沈工所、電子工業部的709廠以及上海無線電專用設備廠。各家單位都是獨立研發,有各自獨特的設計理念、操作流程和產品特征。而后來真正應用到生產的只有沈工所和709廠的設備,市場上國產砂輪劃片機基本以沈工所為主。到了90年代末期,電子工業部第45研究所開始以DISCO 320為模板,推出自己的砂輪劃片機。此后十余年間,國內國產砂輪劃片機基本以這兩家產品為主。
近些年隨著國內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,國產砂輪劃片機的技術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升。國內砂輪劃片機生產企業也如雨后春筍,涌現出了如沈陽漢為科技等十幾家公司,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。可喜的是多家同臺競技促進了產品水平和質量的進一步升級和提高,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進口同類產品??杀氖?,大家多是在模仿日本的產品,卻少有了自己獨立的東西。
期待國內企業共同努力,把砂輪劃片機的產品水平有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全面取代進口全系列產品。把我們國產的砂輪劃片機推向全球,服務全世界!